2009-02-16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經濟及外交

這兩篇特稿由本人撰寫,並已於本年一月廿一日在澳門電台「詳盡新聞」播出。

經濟方面
  奧巴馬上任後面對美國的首要問題,無疑是美國國內嚴峻的經濟問題。他多次表明會推出振興經濟的方案。
  美國國內的經濟學者預計這項計劃的開支達到一萬億美元,但同時美國的赤字同樣非常嚴重,09年美國的財政預計達到一萬二千億美元,對奧巴馬推行經濟改革有一定難度。

     報導

  雖然奧巴馬深知美國財赤嚴重,但他仍然強調挽救美國的經濟是上任後的首要施政重點,尤其是要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奧巴馬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他推行的經濟刺激方案將創造的就業職位達到約四百萬個;奧巴馬同時亦承諾,假如每間公司提供一個新的職位,將可獲三千美元的稅收減免,希望降低美國的失業率。奧巴馬亦提出減免包括企業及個人的三千億美元減稅計劃。   
  但是奧巴馬推行的方案卻造成美國的財政赤字雪上加霜,雖然民眾都很期待奧巴馬的變革,但這項計劃必然會令美國政府的財政收支會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取得平衡。不單如此,嚴重的赤字有機會構成美元貶值的壓力,可能會加重對美國的經濟實體的壓力。   
  國會議員會意識到這項計劃對政府的影響,因此有可能無法在國會上通過,雖然奧巴馬所屬的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大多數議席,但連民主黨內部都不是所有議員都認同奧巴馬;以眾議院為例,民主黨有一小撮人一向主張和共和黨相近的自由經濟主義,他們在眾議院共有至少47席,假如他們和擁有178席的共和黨議員聯手,足以阻撓奧巴馬的經濟方案在眾議院通過。情況就如前總統卡特及克林頓,兩人在任總統時民主黨同樣控制國會,但由於政府及國會都曾出現重大的意見分歧,不單只政策推行受阻,最後連民主黨都逐漸在國會失去控制權。   
  不過,由於美國民眾對奧巴馬有很高的期望,情況就好比前總統羅斯福的大改革,令美國在上世紀走出經濟低谷,由於民眾認同奧巴馬的經濟政策,這情況或會對國會構成一股民意壓力,迫使國會通過計劃。


外交方面
  至於在國際形勢上,各國都對奧巴馬上任表示歡迎。而奧巴馬推行的政策則可望有助改善美國近年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

     報導

  主掌外交的美國國務卿人選一直都是國際社會最為關注,奧巴馬任命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出任國務卿,希拉莉不單只在兩黨形象正面,在國際社會上亦得到廣泛認同,雖然外傳她和奧巴馬在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時不和,但由希拉莉出任國務卿,可望有助改善喬治布殊時期,在國際社會的武力外交形象。
  至於美中關係方面,由美國過去的歷史看來,自從尼克遜以後的七位總統,不論是共和黨或民主黨執掌白宮,對華政策都無太大分別,加上奧巴馬亦曾表示美國需要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和具有建設性的關係,加上目前的金融海嘯,突顯這兩個大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尤其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因此已可以預期,奧巴馬上台後的美中關係仍會繼續在磨合中前進。
  在軍事問題上,奧巴馬多次強調要結束伊拉克戰爭,並盡快關閉古巴關塔那摩監獄,改善喬治布殊的反恐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形象,例如伊拉克並無大殺傷力武器,關塔那摩監獄則發生多宗虐囚和侵犯人權事件。 
  而在伊朗、北韓核問題,奧巴馬則主張通過和平對話來解決,說服伊朗及北韓放棄核計劃。
奧巴馬積極的外交政策,除可以改善美國近年的國際社會形象,還可加強他競選時被批評的外交經驗不足。

2009-02-10

沒有永遠的習慣

  曾經有段日子不停寫Blog,無論是甚麼事是習慣用Blog紀錄下來。但自從將舊Blog封存後,已經很少很少再寫,即使生活上遇到有趣或者值得紀念的事。曾經以為自己不可以不寫,更以為MSN的Blog很重要。卻不知道原來所有事都可以看得很輕。

  已經不再懂得用文字紀錄生活,從前Blog的功用已經起了變化,一切看得很重要的都變得不再重要,更何況只是一個用來讓文字刻印在互聯網上的平台?

2009-02-03

趕不及的見面

  想不到在你離開澳門前,還是不能見你一面。和你相識一年多以來,交情不算太深,卻非淺;可你一走卻不知我們何時才可相見,還記得筷子基海皮的那夜,文化中心的相伴;你是我一個奇怪的朋友。
  
  更想不到的是要在Facebook才知道你的離開,之前明明說好要在你去葡萄牙前來個聚會。可是,轉眼間你人已在他方。
  
  沒有手信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人平安回澳。
  願讀書及旅程順利!

記者哥哥○九年二月三日

2009-02-01

理所當然

  之前在舊Blog已經寫過類似文章,但前幾天發生的事卻令人感受得更深。

  公司一直有個雪櫃,大家一直用一直用,直至某天公司大掃除的時候,才被高層同事質問為何沒有人清洗雪櫃,大家各有各忙,結果到最後都沒有人願意清洗那個雪櫃。到晚上和編輯大人談到雪櫃的事,才知道原來那個雪櫃是編輯大人買回來,至今已有十多年。可是大家一直都只顧使用雪櫃,沒有注意到這個雪櫃到底是誰買回來的,只覺得放個雪櫃在公司讓大家使用是理所當然的事。

  其實換個角度看,大家覺得身邊有很多事都是理所當然,沒有探究過背後可能是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例如一直有人待自己好,便會覺得那個人便一直會待自己好下去;到失去的時候,才會意識到箇中的原委,有因自必有果,當我們覺得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時候,又有否想過,其實一切都不是必然?

  要珍惜當下的人和事,我們所得到的,並不是必然。